公司簡介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木船制造「一站式」提供商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當前位置:首頁>公司簡介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公司簡介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興化市戴氏木船廠是集產、教、研、為一體的綜合性木船生產企業。有著近百年的生產歷史,具有雄厚的技術力量和規模優勢,擁有綜合素質高、經驗豐富的職工隊伍和新潮的設計能力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 本公司主要生產畫舫船、尖頭船、貢多拉船、魚船、歐式木船、工藝木船、藝術欣賞木船、影視道具船等系列產品。 戴氏木船由一批技術精湛的技師團隊組成。可根據不同客戶的要求而設計出相關的產品。我們的產品覆蓋江蘇、北京、上海、廣東、山東、湖南、湖北、安徽等地,并有一批國外的合作用戶。本公司以人為本,不斷開拓進取,求真務實,讓我們攜起手來,為了民族非遺產業的發揚和傳承,而共同努力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古鎮竹泓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   竹泓鎮位于興化市東側,南至沈淪鎮,西至垛田鎮,東至大垛鎮,北至林湖鄉。下轄18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。地處江蘇省興化市東郊,西距興化城區15公里,北接高興東公路距寧靖鹽高速公路,興化互通口僅有10公里,全鎮總面積為17平方公里,總人口40000人。是興化古老的十大集鎮之一,也是泰州市中心鎮之一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   竹泓鎮工業基礎較好,全鎮工業經濟初具特色。現擁有造船、食品加工、光伏制品、塑料編織、銅材建材、紡織機械、服裝加工等270多家工業企業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   尤為突出的是竹泓的手工業生產初具規模,自成特色,富甲一方,竹泓木船生產農用漁用船以及旅游觀光船遠銷全國20多個省市,竹泓因此有“造船之鄉”的美譽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水鄉蹤跡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   古鎮竹泓位于興化城東南方15公里處,是典型的四邊環水、九河匯聚、地勢十分低洼的水鄉澤國。古鎮上原有一條東西長約200米的九里港支流市河穿鎮而過,河上架著文明橋、永寧橋、太平橋、安樂橋、長壽橋、豆神橋、青龍橋、光福橋、虹橋(又名三星橋,明代建造)等磚木橋梁,把河兩岸商鋪、作坊、住宅緊密聯在一起,構成了一幅幅水鄉市井繁華的風俗畫圖。鎮東一座始建于明中期,毀于上世紀四十年代,如今又得以復建的古剎“光福寺”(初名“福田庵”,乃佛教曹洞宗賈菩薩派的祖庭)成為竹泓深厚文化歷史底蘊的見證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竹泓老街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   竹泓老街南北寬不過兩三米,東西長也不過百米,早年用青磚紅磚雜亂著隨意鋪就,從西往東數,分別是文化站、醫院、老郵局、老銀行、糕點店、燒餅店、茶壺爐子、剃頭店、南貨商店、西飯店、小布店、大布店,旅社、東飯店、廢品收購站,老街早年的一條當典巷里,就是當時的權力中心——公社,這條老街默默見證了竹泓的整個歷史變遷,幾百年間,來來往往不知有多少人從這條街上匆匆走過,奔赴他們各自不同的人生旅途,無論成功還是失敗,無論顯赫還是平淡,同樣都曾是精彩而鮮活的人生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   古鎮上成片的明清及民國時期保存較好的古建筑、古街巷同樣也是竹泓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見證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   竹四村系鄭板橋后嗣居住地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   自古竹泓人文薈萃。清雍正年間,“揚州八怪”代表人物鄭板橋在竹泓火君廟設館授徒,為“火君廟”題寫匾額。同時,題有“青菜蘿卜糙米飯,瓦壺天水菊花茶”楹聯。其中的上聯與鄭氏廚房“白菜青鹽視子飯”不同,別有風味。目前,竹泓鎮竹三、竹四居住著近千名鄭板橋家族的后裔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竹泓軼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   民國初年,竹泓人劉鴻文創辦國民小學(后改為竹泓小學)并獻給國家。為此,劉鴻文獲得時任國民政府教育總長蔡元培頒發的獎章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   抗戰時期,江南淪陷。著名國學大師、江蘇省立第一圖書館館長柳翼謀(名詒徵)為使大批珍貴古籍不落入日寇之手,寫信給時任興化縣縣長的學生金宗華,得到支持,隨后舉家由鎮江遷居興化竹泓,將大批古籍隱藏于興化觀音閣及竹泓等地,此舉亦得到興化名士、教育家石金聲、張道中等先生幫助。抗戰勝利后,柳先生將保存下來的古籍運回鎮江。后來,柳翼謀在《禺余軒存稿序》中記述道:“竹泓,故鄭克柔受徒之地,文采風流,蟬嫣數百年不替,他邑鄉鎮弗能逮。”如今,柳先生的孫子——上海著名書法家柳曾符稱興化竹泓是他的第二故鄉。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   竹泓木船外形古樸典雅、美觀大方,輕巧靈敏而又堅固耐用,以老齡杉木為主要原料,此杉木材質結實、有恝性,輔以鐵釘、麻絲、石灰、桐油等,所造之船吃水淺、浮力大,能載重。木船制作從選料備料到斷料、配料、破板、分板、拼板、投船、打麻、油船等有十多道工序,均為手工操作,工藝相當復雜,工序多,工藝難度大,普通木工匠人難以熟練撐握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線咨詢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售前咨詢專員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售后服務專員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線咨詢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免費通話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4小時免費咨詢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請輸入您的聯系電話,座機請加區號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免費通話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微信掃一掃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微信聯系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返回頂部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免费高清视频